彩鷸具有明顯的性別二型性,雌鳥比雄鳥更大且顏色更鮮艷。雌鳥的胸羽為栗紅色,背羽為暗綠色,而雄鳥的羽色則較為樸素,牠們的繁殖與大多數的鳥類不同,大部分的鳥類通常是共同育雛(但有分工,公鳥找食物,母鳥顧巢邊),但也有蠻多種類是由母鳥負責育雛(例如藍腹鷴等雉科鳥類),但彩鷸卻是由公鳥負責育雛,母鳥通常是多配偶,一個繁殖季內可以與多隻雄鳥交配。雄鳥負責築巢、孵卵和照顧幼鳥,為全職奶爸,在配對時期,明顯可見也是母鳥較為強勢。
彩鷸偏好生活在沼澤地區、軟質泥地、稀疏的灌木區和蘆葦地,以及水田、池塘、河邊等濕地環境。牠們通常隱藏在濃密的草叢中,生性害羞膽小,主要以昆蟲、蝸牛、蚯蚓和甲殼類動物為食,亦攝取植物種子等植物性食物。牠們通常在清晨和黃昏時進食,晨昏較為活躍.學名:Rostratula benghalensis。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黑冠麻鷺.Malayan Night Heron.2025
記得自己在大學、研究所讀書時(1986~1992),校園內並沒見到什麼黑冠麻鷺,可是當完兵輾轉回到母校當行政人員時(1997),校園內就有黑冠麻鷺築巢的情形,後來開始拍鳥,台北植物園的黑冠麻鷺已成為了迎賓鳥,之後各地公園綠地與校園內,黑冠麻鷺就成為了普遍的存在。 直到1990...

-
彎嘴濱鷸( 學名: Calidris ferruginea ),又名滸鷸(「滸」字最有名的用法在水滸傳,讀音為「虎」),是一種小型涉禽,以其彎曲向下的喙而得名。在亞歐大陸北部(通常是西伯利亞的苔原)繁殖,冬季則遷徙至非洲、南亞、東南亞、澳洲等地過冬,台灣為過境中繼站。 夏羽...
-
↑.繁殖羽(夏羽)的比較.↓冬羽(非繁殖羽)的比較 鐵嘴沙鴴(大沙鴴)與蒙古沙鴴(小沙鴴)羽色十分相像,尤其現在是春過境期,大家都在想搞清楚兩者的辨識要領,整理一下方便比對區別,也利用AI( Grok 查的結果還不錯)幫忙,順便也提供給大家參考,不過現實上牠們如果沒站在一起...
-
五色鳥近年被提昇為台灣特有種,是中、低海拔很普遍得見的鳥種,四、月間開始尋找適當的樹幹鑿洞築巢,選擇的樹幹通常是已有乾枯病癥且其樹幹的生長角度必需是挖入後不易積水的,所以適合當巢位的樹幹上通常會有歷年留下數個歷史巢洞,而使用舊洞繁殖的例子雖有,但不是很多(同一年同一個巢洞育雛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