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鷗育雛是個人很喜歡的拍攝題材,主要就是鳥漂亮,守著巢位就能拍,從早期在彰化福寶發現一巢紀錄以來,最多的當然是在竹圍漁港,這裡打造了相對友善的育雛環境,也容許鳥友安靜地拍攝(有些育雛地是禁止進入的),不過育雛棲地較雜亂且有不少垃圾夾在環境中是較大的遺憾。
最早到竹圍漁港拍攝時尚無管理鳥友的措施,有些鳥友不明習性地找鳥,小燕鷗經常受到極大的驚嚇,那時我是躲偽帳的方式拍攝,可以找尋很好的角度與距離,然後就是漫長的忍受夏日高溫,但拍攝成果是甜美的,可惜當時的器材與技術均不佳,沒能紀錄更精彩的畫面。
其後數年一有機會必定會去紀錄一些,隨著開始建置拍攝專區(這對鳥的影響較小,個人很贊同),拍攝的距離、角度受限較大,也就僅是紀錄而已,反到是在許厝港配對的小燕鷗群較有畫面……
說到器材,最近轉換到Canon系統,看上的是R7的功能與EF二手鏡頭的甜甜價(500/4.5),大手花錢的結果是又多買了不少設備,包括懸背雲台、腳架、百微、1.4x鏡等,在R7泳貨中,也暫時標了一台 EOS 7Dii,目前煩惱 EF 500/4.5 好像有些微移焦,不可思議的是在 R7 上也會移焦,無反因為對焦邏輯,不是應該不會移焦的嗎?拍攝小燕鷗育雛因為對焦在巢位,可以手動對焦然後鎖焦(峰值顯示真的好方便),倒是沒啥影響,R7的電子快門30張/秒好神奇,不過記憶體緩衝不大,常常拍不到一輪動作就卡彈(從公鳥帶魚回巢餵食母鳥再飛離),這還是存JPG,要是cRAW,大概只能拍半輪,RAW的話,大概就1/3輪(當然也可以不要用超高速快門啦)……要買貴貴的 USH-II 記憶卡嗎?幫助有多大?
懸背雲台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扛著砲走,不過竹圍漁港大風時,可以見到畫面一直在晃,不曉得這時用油壓雲台會不會穩如泰山?懸背雲台建議Xiletu的就可以,便宜,重量也輕巧,做工也很不錯,仿倈圖Leofoto仿得很到位,價位一半不到,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2種都有買,呵呵!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鳥點介紹.彰化福漢、寶濕地
彰化海岸擁有台灣最大的潮間帶,每年候鳥集結過境或是在此度冬的數量相當龐大,北彰化集中在福興鄉福、漢寶地區,南彰化則以芳苑、大城為主(容後再介紹)。除了漲產養殖外,這裡的養牛業也相當盛,台灣約有1/3之鮮乳是在此產出。 濱海濕地生態主要的棲地型態就是水稻田、旱作田與潮間帶,福、...

-
彎嘴濱鷸( 學名: Calidris ferruginea ),又名滸鷸(「滸」字最有名的用法在水滸傳,讀音為「虎」),是一種小型涉禽,以其彎曲向下的喙而得名。在亞歐大陸北部(通常是西伯利亞的苔原)繁殖,冬季則遷徙至非洲、南亞、東南亞、澳洲等地過冬,台灣為過境中繼站。 夏羽...
-
尖尾鷸( 學名: Calidris acuminata )體長約17-22公分,屬於中等體型的水鳥,身體斑紋偏銳角如菱形狀及箭簇狀,冬羽較暗沈,夏羽則增加了栗紅色調,喜群棲,過境期時常見較大數量,頭頂為鮮豔的栗紅色,帶有黑色縱紋,這是其最顯著的繁殖羽特徵。眉斑寬而白色,並延伸...
-
↑.繁殖羽(夏羽)的比較.↓冬羽(非繁殖羽)的比較 鐵嘴沙鴴(大沙鴴)與蒙古沙鴴(小沙鴴)羽色十分相像,尤其現在是春過境期,大家都在想搞清楚兩者的辨識要領,整理一下方便比對區別,也利用AI( Grok 查的結果還不錯)幫忙,順便也提供給大家參考,不過現實上牠們如果沒站在一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