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本校區)的心湖湖岸相當地單調,湖岸窄植物也很少,對於翠鳥這種需要停棲伺機衝水捕魚的鳥種而言,能夠停留的地點相當有限,而且適宜的停棲點距離湖邊步道都很近,翠鳥應該也很習慣人們的來來去去,很能容忍近距離的拍攝活動,種種條件下,讓此地的翠鳥非常地親民。湖岸的圍籬、造景女兒牆可提供拍攝時的支撐,十分有利於手持拍攝,快門速度也可不用提太高,而能適度地提昇拍攝品質。
三峽北大校園景緻不錯(種植大量櫻花),大眾運輸(公車)很方便,939從台北信義計畫區經仁愛路、敦化南路上環快接國道三,或是從捷運永寧站搭916、922直上國三,要從板橋搭932也行,班次非常密集,走的又是快速道路與國道三號,行車順暢交通時間都不長,即便自行開車,校園開放外車進入,停車費也相對親民,最近完工啟用的心湖會館,吃食、上廁所均十分方便,值得有興趣的朋友來走走。不過畢竟是教學場域,北大特區的居民也會到此休憩,希望拍攝的鳥友能維持良好的形象。
鳥點A,綁有童軍繩,是公翠鳥專屬使用,發呆、理羽、捕魚、吃魚等活動均會在此進行,有時會叨魚至樹上用餐。(旁邊的2座鴨屋及人工植物島,公、母鳥皆會停棲)。
※註:本文地圖以QGIS製作,底圖為國土測繪中心正射影像。請參考:我的QGIS簡介。
鴨屋
鳥點B比較偏翠鳥的休息區,母鳥常在的角落位置很難拍攝,有時則會飛到無字解說牌上,公鳥則常在水門處停棲、覓食。
鳥點C大多是母鳥到此覓食鰕虎,可能受遊客頻繁過橋的影響,到訪率不高。
線狀鳥點01、02是翠鳥喜歡的獵食場域,停留時間都不會很長(與遊客頻繁到訪的干擾有正相關),通常停在牆頭不久就會出擊,這個場域有數個解說牌,翠鳥停在上面還真有故事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黑冠麻鷺.Malayan Night Heron.2025
記得自己在大學、研究所讀書時(1986~1992),校園內並沒見到什麼黑冠麻鷺,可是當完兵輾轉回到母校當行政人員時(1997),校園內就有黑冠麻鷺築巢的情形,後來開始拍鳥,台北植物園的黑冠麻鷺已成為了迎賓鳥,之後各地公園綠地與校園內,黑冠麻鷺就成為了普遍的存在。 直到1990...

-
彎嘴濱鷸( 學名: Calidris ferruginea ),又名滸鷸(「滸」字最有名的用法在水滸傳,讀音為「虎」),是一種小型涉禽,以其彎曲向下的喙而得名。在亞歐大陸北部(通常是西伯利亞的苔原)繁殖,冬季則遷徙至非洲、南亞、東南亞、澳洲等地過冬,台灣為過境中繼站。 夏羽...
-
↑.繁殖羽(夏羽)的比較.↓冬羽(非繁殖羽)的比較 鐵嘴沙鴴(大沙鴴)與蒙古沙鴴(小沙鴴)羽色十分相像,尤其現在是春過境期,大家都在想搞清楚兩者的辨識要領,整理一下方便比對區別,也利用AI( Grok 查的結果還不錯)幫忙,順便也提供給大家參考,不過現實上牠們如果沒站在一起...
-
五色鳥近年被提昇為台灣特有種,是中、低海拔很普遍得見的鳥種,四、月間開始尋找適當的樹幹鑿洞築巢,選擇的樹幹通常是已有乾枯病癥且其樹幹的生長角度必需是挖入後不易積水的,所以適合當巢位的樹幹上通常會有歷年留下數個歷史巢洞,而使用舊洞繁殖的例子雖有,但不是很多(同一年同一個巢洞育雛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