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鴝那如紅寶石般的喉嚨實在是非常地出色,去年獨自與一羽野鴝相處了一段時間,今年工作忙碌,雖然聽到不少野鴝的鳴聲,不過實在沒時間與精力和牠自培養感情,就到已經有好幾年的鳥點-龍潭三坑河川底去按按快門。這也是EF600/4第一次拍野鴝,準焦率遠大於以前用其他鏡頭所拍的,可惜EF鏡頭轉接到EOS R機身還沒辦法追焦得很順暢,慢慢磨合囉!個人喜歡數毛版還是勝於飛行版.學名:Calliope calliope。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灰斑鴴.Grey Plover.2024
在台灣候鳥季還算容易見太平洋金斑鴴(Pacific golden plover)及本種灰斑鴴,兩者體型相似(灰斑鴴較大),但灰斑鴴的嘴比金斑鴴的嘴更短而且更粗。冬羽的灰斑鴴的背部和頭部是灰色的,而金斑鴴的背部和頭部則是金色的,夏羽時兩者均轉成較濃的黑色系(但還是帶有灰色羽或金黃色羽),灰斑鴴頭頂偏灰白,金斑鴴頭偏黑。灰斑鴴和金斑鴴都生活在沙灘和泥灘等濕地,不過金斑鴴也常在旱田中棲息,個人常在田區發現牠們群聚的蹤影,灰斑鴴則較少在農田中見到。灰斑鴴另有一個特點就是張開翅膀時,腋下可見到大塊的黑斑.學名:Pluvialis squatarola。
訂閱:
文章 (Atom)
台灣山鷓鴣(深山竹雞).Taiwan Hill Partridge.2025
台灣山鷓鴣(學名: Arborophila crudigularis ),是台灣特有種的山鷓鴣科鳥類,雖然又名『深山竹雞』,但不是只出現在較高海拔的山區,海拔100公尺左右的山區還是會有牠們的蹤跡,喜歡闊葉林或混合林的林緣及濃密的林間,個性隱蔽羞怯不易現身,但鳴聲響亮多變化,透...

-
彎嘴濱鷸( 學名: Calidris ferruginea ),又名滸鷸(「滸」字最有名的用法在水滸傳,讀音為「虎」),是一種小型涉禽,以其彎曲向下的喙而得名。在亞歐大陸北部(通常是西伯利亞的苔原)繁殖,冬季則遷徙至非洲、南亞、東南亞、澳洲等地過冬,台灣為過境中繼站。 夏羽...
-
↑.繁殖羽(夏羽)的比較.↓冬羽(非繁殖羽)的比較 鐵嘴沙鴴(大沙鴴)與蒙古沙鴴(小沙鴴)羽色十分相像,尤其現在是春過境期,大家都在想搞清楚兩者的辨識要領,整理一下方便比對區別,也利用AI( Grok 查的結果還不錯)幫忙,順便也提供給大家參考,不過現實上牠們如果沒站在一起...
-
尖尾鷸( 學名: Calidris acuminata )體長約17-22公分,屬於中等體型的水鳥,身體斑紋偏銳角如菱形狀及箭簇狀,冬羽較暗沈,夏羽則增加了栗紅色調,喜群棲,過境期時常見較大數量,頭頂為鮮豔的栗紅色,帶有黑色縱紋,這是其最顯著的繁殖羽特徵。眉斑寬而白色,並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