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文鳥(學名:Lonchura atricapilla)羽色栗紅,黑頭、黑腹,嘴喙銀灰色,常成群活動,喜歡在草生地、草坪、沼澤和稻田中覓食。它們與其他鳥類一起覓食,特別是斑文鳥。主要食草籽,但也會吃小昆蟲,繁殖季節通常在春季,雄鳥會展示出美麗的羽毛,以吸引雌鳥,巢位通常是在低矮的灌木叢中,或者在密草叢等遮蔽良好的地方,以保護蛋和幼鳥,巢材以草莖、樹枝和其他植物材料為主。
在台灣,黑頭文鳥有原生亞種,但也不少非原生亞種逸出(通常是東南亞引進的放生鳥),非原生種也會有與原生亞種雜交的情形發生,對種源保護上有不利的影響。
黑頭文鳥在台灣的能見度遠低於斑文鳥及白腰文鳥,目前是台灣第三級保育類動物。
2024年7月3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
鳥點介紹.彰化福漢、寶濕地
彰化海岸擁有台灣最大的潮間帶,每年候鳥集結過境或是在此度冬的數量相當龐大,北彰化集中在福興鄉福、漢寶地區,南彰化則以芳苑、大城為主(容後再介紹)。除了漲產養殖外,這裡的養牛業也相當盛,台灣約有1/3之鮮乳是在此產出。 濱海濕地生態主要的棲地型態就是水稻田、旱作田與潮間帶,福、...

-
彎嘴濱鷸( 學名: Calidris ferruginea ),又名滸鷸(「滸」字最有名的用法在水滸傳,讀音為「虎」),是一種小型涉禽,以其彎曲向下的喙而得名。在亞歐大陸北部(通常是西伯利亞的苔原)繁殖,冬季則遷徙至非洲、南亞、東南亞、澳洲等地過冬,台灣為過境中繼站。 夏羽...
-
尖尾鷸( 學名: Calidris acuminata )體長約17-22公分,屬於中等體型的水鳥,身體斑紋偏銳角如菱形狀及箭簇狀,冬羽較暗沈,夏羽則增加了栗紅色調,喜群棲,過境期時常見較大數量,頭頂為鮮豔的栗紅色,帶有黑色縱紋,這是其最顯著的繁殖羽特徵。眉斑寬而白色,並延伸...
-
↑.繁殖羽(夏羽)的比較.↓冬羽(非繁殖羽)的比較 鐵嘴沙鴴(大沙鴴)與蒙古沙鴴(小沙鴴)羽色十分相像,尤其現在是春過境期,大家都在想搞清楚兩者的辨識要領,整理一下方便比對區別,也利用AI( Grok 查的結果還不錯)幫忙,順便也提供給大家參考,不過現實上牠們如果沒站在一起...